一方面要避免像“业原火b”这样严重伤害游戏公平性的运营失误,另一方面,也要平衡“人民币玩家”和“非人民币玩家”所得的回报,以兼顾付费能力较低的群体,这几乎是游戏界永恒的难题。
《阴阳师》业原火副本
其次是控制游戏门槛。目前来看,《王者荣耀》已经做到了第一步,即卷入更多的“小白玩家”,这在拉新阶段非常有用。但随着游戏体量的增长,一味放低门槛容易导致头部玩家流失。如何在保护头部玩家“优越感”的同时,又不至于使游戏太“肝”,将成为《王者荣耀》接下来的挑战。
相比简单粗暴的活跃用户总量来说,用户结构的变化,或许更值得《王者荣耀》去关注。
下一步,《王者荣耀》该向何处发力?
要想延长游戏生命周期,《王者荣耀》需要在拉新和促活两方面同时发力。猎豹全球智库(: b)认为,下一波机遇可能来自以下两个领域:直播/电竞及海外市场。
直播/电竞:高粘度人群导入
“猎豹大数据”显示,《王者荣耀》玩家与电竞用户具有高重合度。其中企鹅电竞和触手直播与《王者荣耀》重合度分别达到76.15%和68.54%。
从今年春季的《王者荣耀》职业联赛()也可以看出些许电竞赛事的盛况,这届赛事线上平台最终的总播放量达到了26.83亿人次,这个数字已经可以与世界杯等顶级体育赛事比肩。
手游带动了电竞观看,而电竞赛事为手游导流的潜力也难以估量。《2016年移动电竞行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移动电竞玩家游戏活跃度明显高于手游玩家均值,日均游戏次数超过3次的玩家超过50%,其中日均游戏时长大于30分钟的玩家接近70%;在付费率表现方面,移动电竞游戏表现也优于移动游戏平均水平,达到6.98%。
数据来源:《2016年移动电竞行业报告》
腾讯本身的电竞基因,也使得《王者荣耀》进一步深耕电竞市场成为一件顺水推舟的事。尽管腾讯互娱直至去年才将电竞板块独立出来成为旗下第五大业务部门,但早在2010年建立(腾讯游戏竞技平台)时,腾讯就表示出了对这一领域的兴趣。据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介绍,腾讯电竞赛事已经覆盖了90%以上的电竞人群,在端与移动端分别拥有1.1亿和1.7亿用户。
出海:可率先拿下东南亚市场
猎豹全球智库(: bb)曾在《2017中国出海报告》中提到,中国移动互联网已经进入“秒速”出海时代,互联网公司将中国模式复制到海外的步伐越来越快。
《王者荣耀》也一直在紧锣密鼓布局出海,目前已经登陆港澳台地区、东南亚部分国家、欧洲部分国家及北美市场,并推出了多个海外版本。总体来说,《王者荣耀》在东南亚市场的表现要好于其他地区。
《王者荣耀》在东南亚的表现依然与文化接近性有很大关联。其中,马来西亚为除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外,周活跃渗透率最高的地区。点开《王者荣耀》马来西亚b主页,不难发现其中参与互动的基本都是华人。
此外,《王者荣耀》开辟一个新市场的成本也不低。就拿《王者荣耀》港澳台版(《r 》)、欧洲版(《rr》)和韩国版(《 r 》)来说,其、英雄及游戏界面与中国大陆版均存在很大差异,可见《王者荣耀》为出海做了不少本土化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优先拿下东南亚市场,或许是《王者荣耀》现阶段的最佳选择。
总结
受手游生命周期及移动互联网红利到头的影响,《王者荣耀》的确出现些许波动,但认为其江河日下还为时过早。而与其相信简单粗暴的日活、月活总数下降,进而推断这款游戏今非昔比,不如从其不断变迁的用户画像中寻找真正的难关。
与此同时,直播/电竞+出海两大风口也带来了新的机会,《王者荣耀》一面需要在国内市场增加高粘度的用户,一面也需要加紧找到海外市场真正的“肥缺”。
不得不说王者荣耀实在是太火了,火遍全球是迟早的事,具体原因请各位去各位知乎大那里看回答。
作为你们口中神坑的“女大学生”,16年7月份入的坑,当时身边并没有多少人玩这个游戏,偶尔有个别同学在动态里秀战绩:“哈哈哈,看我的后羿,三杀了。”
我作为祖国的花朵、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新时代的四有青年,从小在我哥哥打英雄联盟的熏陶下,抱着玩玩看的心态下载了这个游戏。
然后这一下就玩了一个暑假,不得不说,这个游戏对新手小白还是很友好的,匹配和排位在我当时是很低段位的情况下玩着完全没压力啊……
但是当我单排打到了铂金左右的段位时(勿喷,我知道有很多游戏大神分分钟可以上),我发现我的后羿和安琪拉已经带不起来整个游戏的节奏了,对面的刺客位分分钟可以切死我,由于是单排,并没有多少队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