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安二十四二月二十,御史林家门外,此刻出现了一队人。>
之间一众大内侍卫之间,礼部官员捧着明黄色绢布包括的匣子,出现在了林家府门外。>
当得知有圣旨送来,林家老爷林观海很是匆忙,只因提前他根本没收到消息。>
但这也不能怪他,一个月前他领衔上奏,谏言皇帝长幼有序,应当依祖制令九皇子封王就藩。>
正因他的这份奏疏,引起了新一轮让夺嫡争斗,最终坚持了数年的皇帝妥协。>
但林观海也因这幅奏疏,被皇帝陛下免了官职,然后让他在家闭门思过。>
皇帝治不了群臣,收拾他一个小小御史,那还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所以林观海就在家中,待了足足一个月时间,一个外官都没有看到。>
“爹,圣旨到了,只怕祸事来了!”林修能声音颤抖。>
穿戴整齐后,林观海平静道:“左右不过是罢官回乡,若是皇上要杀人,派的就该是辑事监的人了!”>
都到这时候了,老爹还能如此平静,林修能也不由感到敬佩。>
“不用怕!”>
拍了拍长子肩膀,林观海自顾自走了出去,外面家人全都等着他。>
来到大门处,林观海才发现宣旨的是礼部官员,这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罪臣林观海,叩问吾皇圣安!”>
“圣躬安!”>
念完这句话,宣旨官走进了府中,里面院内已设好了接旨香案,一众男女家眷全都跪伏于地。>
当这宣旨官走上主位,林观海也已返回,跪在了一众家人前方。>
宣旨官打开匣子,从里面拿出了圣旨,摊开之后朗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闻君子有德,需以贤佐之……”>
“皇九子洵,今以弱冠,朕从卿言,欲使其出就封……”>
听到这些话,林观海更是满心疑惑,圣旨里提这些做什么?>
“然洵年幼,朕忧其于封地,恣意妄为而失距,故择贤良而佐之……”>
难道皇帝的意思,是让自己去雍王府长史司?>
想到这里,林观海心情有些沉重,他更希望在御史任上发光发热。>
只听宣旨官接着念道:“今王府外臣已备,然内宅未实……”>
念到这里,宣旨官看了一眼人群中林家女儿,微不可见摇了摇头。>
“余朕闻卿家有女,少知礼而进学,可为良配,故选其为雍王侧妃!”>
“钦此!”>
好家伙,圣旨前面说了一堆废话,最后尽转了这么大一个弯。>
皇帝选自己的女儿,去给雍王做侧妃,这……>
想到这里,林观海心如刀割,这门亲事他是一万个不同意。>
可皇命不可违,他即使不愿意,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
同殿为臣,宣旨官有些怜悯林观海,知道他这是被皇帝报复了。>
可知道了又能怎样?又不是易储这样的大事,不可能有人为林家鸣不平。>
因为这本就没什么不平的,皇帝赐婚按理说该是隆恩。>
“爹……该接旨了!”林修能提醒道。>
这个时候没反应,严格来说是大不敬,那可是杀全家的大罪。>
可林观海还是没动,此刻的他心中愤懑,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没想到竟换来这样的结果。>
“林大人,该谢恩了!”宣旨官提醒道,他不想看到林家遭难。>
“父亲……谢恩吧!”>
这句话,是后方一少女说得,她便是被赐婚的林静玉。>
回头望了一眼女儿,林观海只看到女儿面带微笑,这反倒让他更为痛心。>
“臣……领旨,谢恩!”林观海叩头道。>
关系全家人的性命,这让他不能意气用事。>
将圣旨交到林观海手中,宣旨官提醒道:“林大人,过两天礼部将来纳聘,你们可得准备好!”>
“还有,皇上已赦免了你,明天你就可以去都察院坐堂!”>
当宣旨官离开后,看着手中的圣旨,林观海是五味杂陈。>
走上前去,林静玉挤出笑容道:“父亲……女儿蒙受皇恩,方能常伴雍王左右,荣华富贵享之不尽,父亲该为女儿高兴才是!”>
而这一幕,却让林观海更为心疼。>
现场气氛有些怪异,当林家几名仆婢大感奇怪,这天大的好事怎么跟上坟一样?>
“你们都退下!”>
察觉到仆婢们的心思,林修能就让他们退下,不愿让他们看到更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