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六十一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2/4)

作者:酱油拌历史
,抬头迎向糜旸清澈的目光,他口中坚定的答道:「因为艾想追随将军,建功立业。」

邓艾的回答让糜旸笑了出来。

「方才你说有一策,献于我,说吧,我一定认真倾听。」

糜旸的语气很真诚,他的语气落在邓艾耳中犹如天籁一般。

数年来,多有达官贵人来到襄城外祭奠陈太丘。

但那些达官贵人在邓艾的自荐下,因为邓艾的口吃,从来没给他一次完整阐述他胸中韬略的机会。

现在这机会,糜旸给他了。

在糜旸真诚语气的感染之下,邓艾压制住自己的激动,而后他在糜旸耳边言道:

「公安一战,将军战功卓着,名扬天下,已官拜将军。」

「依艾所料,待汉水两军交换人口一事事了,将军定会被汉中王安排出镇一方。」

「荆益两州之中,将军在荆州一地声名最盛,汉中王极有可能会安排将军出镇荆州某一郡。」

「但艾以为,窃为将军将来计,将军不能在荆州镇守,应主动请求前往东三郡。」

….

邓艾口吃的毛病依然在,当他开始说起长篇大论来,那种言语的磕绊感,更让人无法忽视。

这要是落在旁人耳中,可能还没等邓艾讲完几句话,就会出声打断邓艾。

但糜旸却不同,面对着邓艾言语上的磕碰,他的脸上从未显现不耐烦之色。

他没有催促邓艾,而是很耐心的等着邓艾组织语言继续说下去。

糜旸的表现令邓艾心中感到很温暖。

这种温暖是他过去从未在外人身上体会过得。

当糜旸听到邓艾建议其出镇东三郡后,他脸上的神色一变。

邓艾前面的话,一般的人都能猜测的出来,但他最后的这个建议,却令糜旸感到重视。

因为重视,糜旸不再坐在马上居高临下俯听邓艾所言。

他直接跳下来马匹,与邓艾平等对视,并伸手令其继续言语。

在糜旸下马后,沉浸在自己谋略世界中的邓艾,丝毫没有察觉到他平视糜旸已经是逾礼之举。

他直接蹲下来,在糜旸的身下用地上的石子开始代替东三郡为糜旸谋划起来。

而邓艾一蹲下,糜旸也直接蹲在

他对面,看他以石作麾,指点山河。

在过往的岁月中,邓艾因为生活贫苦,常常用石子代替摆设军阵地形。

所以那些毫不起眼的石子在他的手中,犹如变成了一个个灵活的军事要塞一般。

「去年汉中王兵发汉中,又命刘将军等人夺取上庸等郡,最后更命关将军北伐襄樊。」

「艾料之,汉中王之意图乃志在打造依托汉水,从汉中到襄阳的一条北伐前线,以彻底完成当年诸葛公的隆中战略。」

「今岁,汉中王的意图已经达成。」

「在汉水的勾连之下,汉中、东三郡、襄阳三处战略要地已经连成一体。」

「因为汉水,三处要地唇齿相依,同气连枝。」

「而相对于汉中与襄阳二郡,东三郡虽处与群山之中,但东三郡乃是整条汉水防线的枢纽之处。」

「东三郡若失,汉中与襄阳的联系,当即会被拦腰截断,无法相互呼应起到共同北伐之效果。」

「而且东三郡虽然并不直接面对北方强敌,但因其地理位置特殊,驻守东三郡之将既可绕道汉中,北伐庸凉,亦可直接顺水东下,攻击中原腹地宛许之地。」

「群山环绕,令东三郡易守难攻,北伐之时,东三郡守将无后顾之忧,可尽起大兵。

且东三郡境内汉水流淌,粮草运输方便,可东可西。」

「当世男儿,以战功称雄。如此形胜用武之地,曹操苦求而不得,将军若弃之不求,岂不可惜?」

邓艾边说边摆弄着地上的石子,在他的摆弄之下,大致的东三郡地图,被其粗略的描绘在满是黄土的地上。

….

在邓艾说完后,他用期待的目光看向糜旸,见糜旸的神色似有心动之色,他心中大喜。

只是这时糜旸却说道:「东三郡虽是战略要地,然并不富庶,将来若以东三郡为基地出兵,粮食不足该如何?」

面对糜旸的这个疑问,邓艾心中早有腹稿。

他指着地上的「东三郡」道:「东三郡虽受群山环绕,然其境域广大,境内不缺平原之地。」

「最重要的是,东三郡境内水系纵横。」

「粮食者,无水不生。」

「将军若能驻守东三郡,可大开河渠,引水浇既平原,大积军粮,又通运漕之道。」

「并且东三郡平时并无战事,将军可大力开展屯田之政。」

「如此不出数年,东三郡所产之粮食,足够将军麾下大军驰骋四方。」

听到邓艾如此说之后,糜旸问出了他心中的最后一个疑问。

「不久前汉中王已经指派右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