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94章 燕京文坛话事人(二合一)(2/3)

作者:南柯一凉
华夏文学作品,要利用好电影这个载体对吗?”

章光年把眼睛眯成一条缝。

“电影可比文学,更容易打破国界和语言的障碍,更利于文化交流和传播。”

方言点了点头。

“这倒的确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章光年皱了皱眉,“只不过听王朦说,现在华夏电影行业从上到下,是乱得一团糟。”

“这是向商业化、市场化、娱乐片转型必然的阵痛期。”

方言道:“这只是一时的问题,真正的大问题在于,华夏作家要怎么讲好华夏的故事。”

章光年欣然同意,“华夏故事还得靠我们华夏人自己来讲,像《末代皇帝》,虽然讲的是华夏的故事,拍得也美则美矣,终究是西方视角,在我看来,是不如《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的。”

“这就是东西方文化和视角的冲突分歧。”

方言道:“所以我觉得,华夏作家除了讲好华夏自己的故事以外,还可以讲其它故事。”

章光年当听到他说“讲好华夏故事,不一定要讲华夏的故事”时,不由地一愣。

不讲华夏的故事,怎么能算是讲好华夏故事呢?

但当听着方言滔滔不绝地解释,拧成一团的眉头很快就舒缓开来,整个人豁然开朗。

“欧美的电影经常就以西方的视角来拍他国的历史,其实我们也可以从自己的视角,去做其他国家题材的作品,我觉得华夏人对其他题材的解读,本身也是华夏思想文化的一部分……”

“就好像你在法国报纸上刊登的《大国崛起》是嘛?”

“没错,师兄!”

方言又拿出石铁生的《触不可及》举例,原本是石铁生和他小伙伴的故事,却已经被改编成了美国尼哥和白人之间纯洁友谊的温情电影,其实他更想说的是《昭和米国物语》这种乐子人游戏。

“果然让你来坐燕京作协的这个位子,真的是一点儿没错!”

章光年一扫脸上的阴霾,露出了久违的灿烂笑容。

………………

离开大楼的时候,夕阳西下,余晖落在方言和章光年的脸上。

临别之前,章光年特意地问到《大国崛起》:“现在你手头上有几篇了?”

“目前只有4篇,葡萄牙篇、西班牙篇、荷兰篇和英国篇。”

方言如实相告,再加上美国篇,这五篇其实算是涵盖了大航海时代之后的全球海洋霸权更迭史。

“你这四篇先交给我吧。”

章光年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啊?”

方言眨了眨眼。

“啊什么啊,你知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看完你的‘法国篇’之后,就一直在惦记后面的内容。”

章光年故意板着张脸。

“呃……”

方言一想到无数大佬都翘首以盼着,就忍不住地打冷颤,就怕哪天被关进小黑屋里。

“这四篇我帮你审核修改好以后,就让《人民文学》来连载发表吧。”

章光年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嘛,至于复印稿的话,我代你转交给那些老同志。”

“谢谢师兄。”

方言若非注意到他嘴角那抹耐人寻味的笑容,差一点就相信了。

好家伙,师兄的算盘珠子都快打我脸上了!

什么叫帮我修改?什么叫代我转交?敢情是师兄你已经等不及了,想先一睹为快吧!

…………

两人分别之后,方言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特意去了趟悦宾饭店,打包了些可口的家常菜。

回到什刹海时,书房的灯光亮如白昼。

龚樰正坐在桌前,笔放在圆润的下巴下摩挲,眉头紧锁,为《人鬼情未了》的剧本所苦恼。

“咚咚咚。”

忽然之间,面前的窗玻璃被轻轻地敲动。

龚樰抬眼望去,就见方言举着大包小包的发泡快餐盒,嘴角一直往上翘。

“吃饭了!”

“来啦!”

“今晚秋高气爽,咱们就不回屋吃了,就在院子里吃怎么样?”

“行啊,我去拿高压锅和碗筷。”

龚樰扫了眼发泡快餐盒,“怎么买这么多啊,又遇着什么好事吗?”

“还是你了解我,不过也不光是庆祝,这不想着朱菻也在嘛,怕一会儿不够吃。”

方言左顾右盼,回京之时,朱菻在他们的盛情邀请下,入住了一晚。

然而此刻,她曾经入住的那间屋子却悄无声息,甚至是黑灯瞎火,不禁轻咦了一声:

“她人怎么不见了?”

“朱菻当然是回家探亲啦。”

龚樰边摆着碗筷,边说:“再过一段时间,她不是要跟我们一块去香江吗,所以趁着这个机会,好好地跟伯母她们道一道别。”

方言打开高压锅,往碗里打饭道:“说起来奇怪,峨影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阴阳师传人 六婴天道 大道无穷 豪门重生:首席娇妻别想逃 强势夺爱:亿万首席难自控 滥情皇帝:侦探皇后 鬼手天医 灿若繁星新书 弃婿当道免费阅读全文 美女之近身保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