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55章 “不问,不说,不究”政策(2/4)

作者:坐望敬亭
肯定还会再申请的,这些年国内的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好,下回申请举办的应该是08年奥运会,您肯定能赶上。」

「我争取活到那时候。」陶父笑着说。

晚上入睡前,林朝阳接到了陶玉书的电话。

她在香江待了一周,将几家公司的事务都处理得差不多了,明天就打算飞美国,聊了些家里的琐事,夫妻俩才挂断电话。

到了正月十五,家里人再聚会,少了陶玉书姐妹俩和陶希武,

陶玉书离开香江没两天,陶玉墨就去坐镇了,而陶希武则是去参加今年的柏林国际电影节了,

正月十五这天正是电影节开幕的日子。

「也不知道能不能拿个奖!」

陶玉成对儿子的处女作征战柏林电影节还是抱了很大希望的,要真是能像陈凯戈、章艺谋那样处女作就一举成名,那他脸上可有光了,估计能大宴三天。

前几年还招猫逗狗的混小子,现在拍的电影一下子就入围国际电影节了,说起来虽说有家里帮衬的成分,但也不能完全抹杀陶希武的功劳,陶家人对电影节的结果也抱有极大的期待。

3月22日,随着柏林电影节的闭幕,奖项名单也新鲜出炉。

由沃尔特·塞勒斯执导的电影《中央车站》荣获最佳影片金熊奖和最佳女演员银熊奖,成为本届电影节的最大赢家。

《录像厅》在主竞赛单元颗粒无收,这种情况也在情理之中。

《录像厅》的水平若放在新人导演中属于出类拔萃,但在强导如林的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就不够看了。

好在除了主竞赛单元之外,《录像厅》还入围了「沃尔夫冈·施多德」这个新生代单元奖,并成功获奖。

沃尔夫冈·施多德是德国著名导演,他本人曾多次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在欧洲影坛以政治批判和社会现实主义风格著称。

「沃尔夫冈·施多德奖」以他的名字命名,旨在鼓励那些具有思想深度、艺术创新和社会关怀的新人导演的处女作或早期作品。

后世贾樟柯就是凭借《小武》获得了这个奖项,可叹的是,明明是给新人、新片的鼓励奖项却被某些媒体硬生生的给吹捧成华语影坛的名导种子。

当年章艺谋是一举擒熊,陈凯戈的处女作成就差了一点,但也是拿到了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的银豹奖。

结果贾岛硬是凭借着一个「沃尔夫冈·施多德奖」出圈了,只能叹一句牛逼。

不过话又说回来,沃尔夫冈·施多德奖对于新人导演的处女作而言,已经是个很难得的荣誉了。

至少陶希武本人和陶家人对此结果都非常高兴,陶玉成恨不得拿着大喇叭满世界宣传宣传。

宣传这事不劳他费心,国内的媒体们就代劳了。

毕竟贾导得了奖能被吹,没理由「陶导」得奖了就不行。

连着登上国内几十家新闻媒体的版面,陶希武这回真成名了。

回国接受了一堆采访之后,他还如坠梦中。

「就得了这么个奖?我就成名导了?」

「不是名导,是名导种子!」陶玉成难得严谨的说道。

他满眼期待的看着儿子,「一晃章艺谋他们这些第五代导演都成名十年了,现在也该第六代导演冒头了。」

被冠以「第六代导演」的名号,陶希武知道这不是他老父亲的发明,而是这几天媒体上的报道。

暴得大名,要说他心里不高兴、不得意那是假的。

可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录像厅》从筹备到拍摄,他的贡献实在称不上是合格的导演,所以面对这种情况心里同样不免发懵、发虚。

今天是陶玉成为儿子张罗的庆功宴,家里人都在,见陶希武神色间似乎充满了压力,林朝阳轻声说道:

「张爱玲有句话说得很好,成名要趁早。沃尔夫冈·施多德奖谈不上是多大的荣誉,但对你在业界的发展确实有极大的好处。

只要你愿意在这条路上发展,态度勤恳点拍下去,要成为名导不是什么难事。」

林朝阳这话既是对陶希武的开解,也是一种保证,

他能看出陶希武并没有做好得奖后一举成名的准备,更没做好成为名导的准备。

但没关系,六川之流都能成为国内电影圈的名导,多个陶希武又有什么关系?

陶玉成听着林朝阳的话开怀道:「你大姑父说得没错!你别以为一夜成名是那么容易的事,要懂得珍惜。

你虽然不是导演专业出身,但既然拿到了荣誉,那就证明还是有点潜力的。

以后踏踏实实的拍片子,咱不指望像章艺谋、陈凯戈那样拿遍欧洲三大、金球奥斯卡奖,慢慢来,攒几个区域性的奖项就够用了。」

「我明白了。」

接着,家里人继续聊天,陶希武谈到了《录像厅》的发行工作。

沃尔夫冈·施多德奖不算主竞赛单元的大奖,但因其聚焦新人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